2011年,BMS的Iplimumab获美国FDA批准治疗黑色素瘤,标志着肿瘤免疫治疗革命的开端,而PD-1/PD-L1,CAR-T相关免疫疗法则打开了这几年免疫治疗研究的黄金盛世,适应症广泛、疗效持续无不让人欢喜雀跃,部分疗法很快成为了多种癌种的临床护理标准,为众多癌症患者带来了希望。免疫调节剂、癌症疫苗、细胞疗法、溶瘤病毒、双特异性抗体等也纷纷涌现,让人感到我们有机会找到战胜癌症的胜利之路。然而响应率低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,不得不承认肿瘤与免疫的互作系统非常复杂,而我们却对其知之甚少。
-
如何找到合适的临床前模型?
-
如何找到肿瘤免疫的主要驱动子?
-
如何在早期去评价疗效?
-
如何优化联合多种肿瘤免疫疗法?
面临这些重大挑战,对于模型的评价、机制的认知、分子标志物的筛选等我们需要结合多种方法、从多个角度去解析。此次,我们特别邀请了药明康德研究服务部肿瘤和免疫部张祁尧博士,她将与大家分享如何利用流式平台,单细胞测序平台,NanoString平台和多色IHC平台来克服这些挑战。

推荐会议更多
ACRO最新 & 热门产品
赢取积分奖励
申请免费参会名额
兑换成功!
免费名额将于3个工作日内发送至您的注册手机和邮箱,
请注意查收~
申请成功!
您已成功申请此次会议资料包,
我们将于2个工作日内将资料包发送至您的邮箱,请注意查收
申请会议资料包
转发分享下面链接后截图上传,即可或得对应会议资料。